歡迎訪問鄭州369生物有限公司推廣部! 店鋪星級: ☆☆☆☆☆
咨詢熱線: 13393711230
許昌大樹營養液,吊袋液_河南369 半球竹鏈蚧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【學名】Bambusaspis hemisphaerica 【類屬】屬同翅目鏈蚧科 【分布】國內分布于廣東、江酉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山東、上海、陜西等地 【危害】可以為害多種竹類植物。寄生于當年新發出的嫩枝及嫩梢的節間和芽眼,被害后嫩枝停止生長、節間縮短,造成竹葉落枝枯,嚴重影響竹的生長、發筍和竹林衰敗。 【形態特征】成蟲:雌蟲蠟殼堅硬、半球形隆起、前端圓而后端狹、光滑透亮具光澤、青黃色,長2.5-3.0mm、寬1.5-2.0mm,蠟殼包裹小枝達1/4-1/2,邊緣密生白色碎片狀蠟絲;圓形瘤狀觸角具2長毛和1短毛,觸角與體緣之間有五格腺帶;具氣門路五格腺的氣門大,體緣2列“8”形腺在體后并為1列,五格緣腺與“8”形腺成一寬帶、該帶向腹末漸窄并中斷,6-10格的多格腺在腹面形成2完整的及6條斷續的橫列,管腺散布體背、在后端僅1對大背管腺,體背小“8”形腺稀疏散布;臀瓣不發達、端部毛短,肛環孔2列,短肛環刺毛6根。雄蟲長橢圓形的蠟殼兩側近平行,緣蠟絲稀疏,長約1mm,淡赤褐色,眼紅色;念珠狀觸角10節;白色前翅透明有2縱脈,腹部黃色、尖細,交配器針狀,腹未白色長蠟絲2根。 卵:橢圓形,淡黃色,長0.4mm,寬0.2mm。 若蟲:體橢圓形,淡赤褐色,長0.4-0.45mm、寬0.2-0.25mm。觸角6節,足發達,體緣“8”形腺明顯;肛環發達、肛環刺毛6根,腹末端毛2對。 【發生規律】在江蘇以1年1代為主,亦有1年2代的現象;在安徽則l年2代,均以受精雌成蟲和2齡若蟲越冬。越冬若蟲于翌年5月陸續發育為成蟲。雌成蟲出現盛期在5月中旬,孕卵期約1個月,至6月上旬開始產卵。 越冬的受精雌成蟲,于翌年2月恢復取食,蟲體逐漸膨大開始孕卵,孕卵期約3個月,5月中旬開始產卵。每頭雌成蟲一般產卵量為400粒左右,最多553粒,最少107粒。卵產于雌蟲蠟殼之后端。卵期1-2天,第一代若蟲5月中旬開始孵化,盛孵期在5月下旬和6月中旬。一天中孵化量以10-15時較集中。初孵若蟲活潑,每分鐘爬行3-4cm,一般爬行36-48小時,在當年生的小技、竹節、芽鱗及葉柄基部固定。固定后3-4天,體緣出現白色蠟粉,此后逐漸形成蠟殼。若蟲生長發育17天左右便可區別雌雄。雄蟲多寄生于當年嫩葉的葉柄基都;雌若蟲多寄生于當年生小校或節間上。第一代雄若蟲6月底化蛹,蛹期3-4天,7月上旬為雄成蟲羽化盛期,7月中旬羽化結束,羽化率為85%左右。第一代雌成蟲交尾受精后,大多不再發育,越冬到翌年春恢復取食后孕卵。另有少部分繼續發育,于8月初開始孕卵,孕卵期約1個月,9月上、中旬開始產卵、孵化。孵化若蟲發育到2齡,于10月底、11月初先后在嫩枝上越冬。半球竹鏈故的天敵有一種挑小蜂和一種光小蜂。 【防治方法】(1)農業防治。 加強營林管理,盡量伐除嚴重受害竹株;密林間伐,以促進竹的生長;適當施肥,以增強抗蟲能力。 (2)保護與利用天敵。 (3)藥劑防治。 加強監測,于若蟲孵化后一星期左右用80%敵敵畏乳油,或40%樂果乳油或50%殺螟松乳油,或25%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,或50%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噴殺,效果良好。 許昌大樹吊針液主要針對長勢弱的樹木、新移栽的樹木、長勢不佳的樹木、反季節移栽后的樹木,黃葉、缺少營養的樹木,古樹復壯,光照不足的樹木,采用人體輸液方式,通過輸導組織直接將營養注入樹體,迅速補充樹木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,改善樹勢,能有效補充水分和養分,促進芽的萌發,加快移栽樹根系傷口的愈合和再生,提高免疫力及抗病、抗蟲、抗鹽堿能力。 (一)許昌大樹吊針液的作用特點 給樹體輸液打吊針和給人體輸液打吊針道理相同,都是為了補充生命液(以達到維持生命和正常新陳代謝)。本品給樹體輸入樹體生命液,能提供大樹生長活性物質,促進樹體生長,激活大樹的細胞活性,增強樹勢的恢復力,提高成活率,復壯快.本品具有使用方便,節約水肥,利用率高,安全環保,見效快等特點。 (二)許昌大樹吊針液的適用范圍 許昌大樹吊針液液可以在大樹移栽前后及運輸過程中使用,新植大樹,老弱病殘樹各生長期;長勢不佳,反季節移栽的大樹,黃葉、缺少營養的樹木,古樹復壯,光照不足的樹木均可使用。大樹移栽促成活,園林名木古樹,老弱病殘樹等養護及復壯。許昌大樹吊針液特別使用于大樹移栽工地缺水地區,及干旱,干熱風,用水不便的地區。對于濕潤地區能夠為生根爭取更多的時間,防止樹勢衰弱。是園林養護的必備品。
向掌柜 駱佳佳 提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