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沈陽開始大力發展立體“綠化樓” |
發布時間:2014/6/24 點擊次數:627次 |
|
|
|
信息內容: |
夏季來臨,想要避暑除了躲在空調房,還有更好的法子,就是著手屋頂綠化,實現天然降溫。
6月23日,從有關部門獲悉,隨著沈陽城市的發展,土地資源日益緊張,越來越需要立體綠化。根據相關方案,沈陽將從現在開始大力發展立體綠化,要求相對成熟的單位庭院、社區,要積極開展立體綠化項目。
屋頂綠化大勢所趨
據資料顯示,城市屋頂占城市約1/5的面積,如果合理改善并加以利用,會使城市在環境與綠化方面得到整體提升。
“城市屋頂綠化作為增加城市‘綠量’的有效科技手段,對改善城市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建設起著重要作用。”社會學家劉源告訴記者,屋頂綠化已成為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園林化建設的新亮點。日本2001年已立法規定,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新建筑屋頂必須栽種綠色植物。
劉源表示,該項事業在我國才剛剛起步。雖然屋頂綠化已經被列入國家“十一五”綠色建筑的創新技術和控制大氣污染的城鎮綠蔭工程之中,在上海、成都、廣州、北京等幾個城市也較早實施,但我國屋頂綠化發展相當緩慢,大部分城市的屋頂綠化建筑面積還不到城市現有建筑可綠化面積的1%。
減少內澇吸附霧霾
屋頂綠化究竟對我們有多大好處呢?記者隨后采訪了遼中園林專家孫曉東。他告訴記者:“有數據表明,如果一個城市75%以上的屋頂實現綠化,城市熱島效應會明顯減輕,夏天溫度能下降5℃至10℃,冬天可增溫3℃至8℃,能減少一半以上的空調使用量,連空氣都會帶著清香。”
“除此以外,屋頂綠化還是吸附PM2.5、減少城市內澇的利器。”孫曉東表示,屋頂綠化平均可截留43.1%的降雨量。
相對屋頂綠化,直接增加城市綠地不是更簡單嗎?對此,孫曉東解釋道,隨著城市建設與綠化用地矛盾日趨尖銳,城市建成區很難用拆遷來增加綠地面積。而屋頂綠化既節約土地,又能有效增加城市綠化率。當然,屋頂綠化并非僅限于屋頂。專家表示,除了屋頂,陽臺、地下車庫頂、墻體、橋體,所有在高出地面以上,周邊不與地面自然土層相連的各類建筑物的頂部以及天臺、露臺等附著的綠化均屬屋頂綠化。
屋頂綠化種菜做起
針對不少人對屋頂綠化存在高花銷、高管護、高技術的誤解,孫曉東表示:“這嚴重拖了屋頂綠化的后腿。事實上,屋頂綠化是最物美價廉的綠化。”
他繼續解釋說,相對在城區開辟綠化專用地,屋頂綠化節約了昂貴的土地成本。屋頂綠化多選用耐旱植物,再加上灌溉采用雨水收集、微噴等節水設施,空調制冷、取暖用電量減少等,節省的水電費也很可觀。另外,屋頂綠化不會致使屋頂漏水,相反防水材料在土壤的庇護下免受紫外線直接照射,屋頂防水效果更好、更持久。更主要的是,相對一些單位整體設計的“空中花園”、“生態建筑”,普通老百姓完全可以從陽臺養花、屋頂種菜做起。
孫曉東表示,屋頂綠化潛力巨大。以沈陽為例,現有八百多萬人口,若每人綠化1平方米,綠化面積累計就相當于多了4個世博園。“如果可以利用的屋頂均完成綠化,全省城鎮綠化率能提高30%至50%。”
|
信息來源:市項目辦 |
|
|
|
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