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陽雨潤農產品全球采購中心已經熱鬧非凡。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在交易區內穿梭不斷,南腔北調交織一起,采購商們從這里滿載新鮮的農產品駛向全國各地。剛投入運營的沈陽雨潤農產品全球采購中心總投資達150億元,不僅是入列遼寧產業大軍的又一艘“航空母艦”,更是促進我省現代物流業全面快速發展,拉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強大引擎。
重大高端項目在遼寧加快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發揮著“頂梁柱”的作用。2013年,在國內外經濟十分嚴峻的形勢下,全省引進國內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0%,尤其是10億元以上大項目達358個,到位資金占比超過三成。
去年年初以來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的以增量調結構,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總要求,全省上下突出產業發展方向和結構調整重點,瞄準龍頭企業和重大高端項目積極開展全產業鏈式專題招商。省及各市政府組成經貿代表團,更加主動地“走出去”,在珠三角、長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舉辦招商活動330多次。去年全省以“工業地產”、“旅游產業”等為主題,共組織“請進來”招商活動140多次。同時,全省上下努力尋求招商引資的創新,“全員招商”、“一線招商”,隊伍績效考評等新機制在摸索中不斷成熟。
項目在資源整合中“聚變”,產業在資源整合中“裂變”,遼寧人招商的“雪球”越滾越大。在這輪南資北上的熱潮中,工業地產、高端裝備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成為“主角”,為我省產業的鞏固、完善、升級不斷添磚加瓦。沈陽國際特種機床城的落地,使沈陽機床裝備制造業跨入更高領域;大連再生資源交易所總部項目的引入,為大連成為大宗生產資料交易中心又增加一枚重磅砝碼;鞍山臺安彩涂板產業集群的形成,延伸了鞍山鋼鐵深加工產業鏈條;遼陽通過延伸皮草產業鏈,在擴大提升交易規模基礎上又引進了皮草設計、皮草工業地產等項目。
在提升原有產業豐厚度的同時,一批大項目的簽約和落地,有效地推動了全省三次產業之間及產業內部的結構調整和提升。沈撫新城現代出版印刷業、本溪中國“藥都”、丹東港口物流、錦州光伏、營口精細化工、盤錦重工石油裝備、綏中東戴河-海岸“中關村”等產業的異軍突起,為遼寧的經濟轉型注入了勃勃生機。 重大項目、高端項目接踵而至,增加的不僅是遼寧經濟總量,更為全省綜合實力全面提升交上一份優異的成績單。數據顯示,去年我省引進國內到位資金對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達到35%以上,項目創造就業崗位200萬個以上,對地方財稅收入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|